万仙山实习总结
作者: 景鸿燕 发布时间:2018/9/25 17:10:19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访问量:(0)
B17中药资源与开发2班 景鸿燕 174207072027
7月8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全体师生出发前往新乡万仙山进行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
陆游曾有诗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所以在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学习中,给学生创造一个直观、生动、接近自然的学习实践环境,对于全面提高学习者的各项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天之磨剑峰之行
实习第一天的下午,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我们的磨剑峰之行,随行的老师有李爱荣老师和潘晓嫚老师。一路上大家热情高涨,李老师在讲解植物的时候,同学们都十分认真地听着,或是拿笔快速记下来,或是与植物”面对面”近距离掌握植物的特征,以此来达到迅速的在脑中记下这个植物特征以及植物科属的目的。有时同学们为了采集标本,稍微落在队伍后面,也会快速跑着追上队伍,学习氛围积极、同学相处融洽。
![]() |
每个小组分工明确,有的记录,有的采集标本,于是第一天十分高效率且收获颇丰,包括:1.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书本上关于某些植物科的特征。比如说,罂粟科的植物大部分具有乳汁,蓼科的植物大部分具有明显的膜质托叶鞘,节间膨大等。2.我们认识了更多药用植物。例如博落回(罂粟科,具有黄色乳汁,叶片背面有白粉,叶片有裂)、接骨木(忍冬科,羽状复叶,叶对生)、杠柳(萝摩科,白色乳汁,叶对生,侧脉几乎平行脉)、龙牙草(蔷薇科,一对大叶一对小叶相间排列,花五基数,雄蕊多数,离生)、连翘(木犀科,茎中空,茎上具皮孔)等植物。3.我们区分了一些“相似”的植物,这些植物或名字上相似,或特征上相似。比如,香椿和臭椿。(香椿,偶数羽状复叶,楝科,核果;臭椿,奇数羽状复叶,苦木科,翅果,叶片基部有2个腺点)。4.我们采集了标本,并学习了制作标本的方法。
第二天之再战黑龙潭
7月9日,同行的老师是范春丽老师和潘晓嫚老师。
![]() |
由于已经有了第一天的经验,同学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老师布置的任务,包括识别植物,记录特征,采集标本。路上不断充斥着同学们提问问题的声音和老师解答问题的声音,始终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合作共赢。小组之间采集标本的时候,总会给其他组的同学指出植物的具体位置,或者是干脆直接多采集一些,分给其他组的同学,节约了时间,加快了教学进度。组内同学优势互补,互相讲解自己的记忆方法,自己对于植物特征的理解,加深记忆。
第二天收获也是颇为丰盛,认识了一些新的植物,包括:黄鹌菜、萹蓄、菟丝子、漆树、翼蓼等植物,也复习了一些第一天认识的植物。尤其是对一些采回来的植物进行编号挂牌,方便同学们巩固记忆。
第三天之冒雨前行的磨剑峰
7月10日,是一个比较难忘的一天。
上午,经过袁老师仔细的讲解,我区分了胡枝子、杭子梢、木兰与雀儿舌头,葛和薯蓣,大叶铁线莲、粗齿铁线莲和太行铁线莲,白屈菜与老鹳草,薄荷、藿香、冬凌草和香薷等一些在外形上难以辨别植物。在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仅仅凭书中的讲解,还不自己动手实践,去看,去摸,去闻,是不能够学好植物学的。一株植物是否具有某种特点,不仅跟自身的遗传性质有关,而且跟它的生长地环境也有很大关系。而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特性,则是必须要通过实践而学习到的。
另外一点令我比较印象深刻的是,七月十日下午下了特别大的暴雨,早已备好了的雨衣终于发挥了它的作用。黑的,白的,黄的,绿的,紫的,红的雨衣,成了万仙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暴雨下得很大,雨水打湿了的手中拿的小笔记本,冲花了记录的字迹,却打击不了老师们与同学们学习的热情。雨中漫步学习,也是别有一番乐趣。
第四天之通天河岩场的跨省之行
每一天都是不同的路线,第四天由李梦老师和潘老师带领我们实践学习,“一不小心”跨省啦!
沿着弯曲的盘山路向上边走边学习,在空旷的山路上呐喊,走走停停,说说笑笑,其中自有妙滋味。
由于前面几天的积累,我们已经能够快速正确的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同学之间更是能相互纠正,相互进步。对于一些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能快速的判断出其大致的科属,也算是收获不小了。
第五天之考验耐力的郭亮村
![]() |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啊!之前一直以为自己登过的山已经算是比较陡了,后来我才知道自己错了,郭亮村的四千米上坡路才是要人命。尤其是其中的一段楼梯路,真的是令人心慌气短啊!
不过,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最美的风景,值得长途跋涉去观赏。郭亮村,诚不欺我。富有美感的山间小屋,错落有致的排列在山水之间。头顶上,烟雾缭绕、仙气缥缈,太阳穿过重重叠叠的云雾,射来希望的光。顿时,心中无限宁静,时间仿佛在此处静止,细细的微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悠然自得。
走在去郭亮村的路上,同学们看到某些植物,能条件反射的说出植物的名字。遇到不认识的植物,更是急切的询问老师,求知若渴。这大概就是把学习融入了生活中了吧。
经过第六天的腊叶标本的制作与考试,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圆满结束了。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与同学们共同进步,像一块缺水的海绵,疯狂的吸收着知识之水。
在课余时间,遇到不懂得问题,或是查阅资料,或是问老师同学们。每日都会对一天所学的知识做总结,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参加暑期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这些天来,虽然付出了不少汗水,也感觉有些辛苦,但从中我的意志力得到了不少的磨练。我开始明白:大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摆正心态,正确定位,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努力成为合格的中药人。
最后,特别感谢老师们一路的陪伴与教学,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