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总结
作者: 李庸 发布时间:2018/9/25 17:14:41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访问量:(0)
B17中药资源与开发2班 李庸
174207072024
大一学期结束,我们中药两个班级去新乡万仙山进行了实习。从中我体会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再开学我们已经是大二学长学姐。大一生活就这样悄悄过去。而我这双宽大的手却总是抓不住时间的尾巴,任凭它从我指间流逝。岁月也不会对自己有丝毫怜悯,自己又长了一岁却没有十九岁应有的样子。自己还要成长,还要去经历很多事情很多苦难自己才能成长,才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万仙山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宛如世外桃源。如果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多么希望自己能够住在这山中,与鸟共舞,与鱼同游。我虽没有诗人那般闲情雅致,但也厌倦了高速度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停下来慢慢体会大自然的奥秘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下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亲近自然总会思考很多收获很多。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存的关系,法于阴阳天人合一方能达到养生的目的。现代人大多老了以后才能意识到养生的重要亲近自然的重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年轻一带如果身体都不行还怎么去谈中国梦。
此次集体活动让自己意识到同学们原来都这么可爱。老师也像自己同班同学一般亲切。整个集体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之间互相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让我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老师们则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能够负起责任关心到每一位同学。记得有一位女同学脚扭伤了,辅导员醒来执意要看看这位女同学的伤势,并为她拿了药敷了敷。在上山时有位男同学跟在那位女同学后面帮她背包提行李,在她快要摔倒时掺扶一把,这样的画面是非常美好的。老师们则总是在队伍最后面时刻关心同学情况。上山时我们一路唱着歌,山路艰难我们却丝毫不觉得累,大家一起徒步走到郭亮村,看到了《举起手来》影视基地。感受高山的雄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有开凿绝壁长廊的先人们,他们是值得尊敬的。郭亮洞是时代精神的产物,联想到郭亮洞的开凿年代以及距离郭亮洞不远、同为人工改造自然伟大工程的“红旗渠”,人们不难发现这其中饱含的毛泽东时代的精神。“人定胜天”、“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时代,人力被极度夸大和推崇,人民改造自然的热情空前高涨,喊出了“农业学大寨”、“学习大寨要大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苦干实干”、“愚公移山”、“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战争”、“群策群力”等等口号,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红旗渠等一批红色年代的伟大工程。郭亮洞精神最早为日本人在1976年发现,日本裕田影视公司在此摄制专题片,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先人们的精神我们不能忘记,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不能忘记!
带队老师同我们一起上山,教我们认植物,告诉我们植物的药用价值、药用部位和历史典故等等。老师们虽不如我们年轻体壮,但也丝毫不惧,同我们一起上山。老师们是我们的榜样,如果将来自己成为一名老师一定要向他们学习。
在这短短几天的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到了植物的美丽,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育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学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赞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各种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亲眼看到了各种科的代表性植物。
参加野外实习,我们巩固了基础知识,增进了同学之间老师之间的友谊,实现了自我锻炼。感谢老师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