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神农志 遍识天下药
作者: 岳春雨 发布时间:2018/9/25 17:22:44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访问量:(0)
B17中药资源与开发2班 岳春雨 174207072039
万仙山之行,不仅领略了山川锦绣,更重要的是从理论到实践,亲自看一看,摸一摸,认识一下草药在自然界生长时的形态。苏子在《赤壁赋》中感慨,“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世间万物瞬息即变,既然选择了要做一名药者,我们就必须了解植物从发芽到衰枯在外表形态和内里成分的所有变化。有些植物长相相似,甚至连气味都一般无二,我们就需要找出微小的不同点仔细区分,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稍有不慎重则伤人性命,实在有违医家本心。
医药本同源,我仔细想来,甚觉药为医之根本。若不能及时提供准确有用的药物,便是再好的医术也施展不开,颇有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
看故事时,喜欢里面的医仙圣手,所制药剂既能救人于垂危,亦能杀人于无形,带几分江湖意气,淡泊洒脱。听闻人间有四苦,生老病死。药可缓痛、治病、救命,解人间苦。此番入山林,随老师们识药采药,虽疲累却意趣横生。路边随手一棵不甚起眼的小草,论起来却有大用途,像是身怀绝技的高僧,朴实无华,低调谦逊,能解众生疾苦。这也给我以启发,静水流深,我唯有静下心来才能得到真正的学习,方可学有所成。
这次外出实践,于我大有进益。一方面克服自身,即便路远难行也不轻易退缩放弃,我因个人脚伤原因未能从挂壁公路徒步返回一直深觉遗憾,这或许是一生中独一份的机会,日后回想也觉得少了一缕回忆。一方面同学们协作配合,采标本,压标本,翻标本,大家从未有过一丝不耐烦,夜里围坐在床上分工合作,讨论白天不太明白的地方,共同完成作业,无形中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培养了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也对白天所学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此次外出最重要的是从课堂到山林,从图像到实物,我们的专业素养又向前跨了一大步,在此向陪着我们不嫌劳累并倾囊相授的老师们表达深深的感谢与敬意。
六天时光倏然而逝,我们的脚印遍布山间小路,所遇药用植物几乎都没逃过我们的眼睛。我印象最深的是偶然遇到的一株长在峭壁上的植物,同学们上前小心翼翼的拍照查阅讨论并请教老师,一时之间,我觉得大家就像随师傅云游四海的小学徒,心中都装着天下万民,想着悬壶济世。
人的一生中的每段经历都会在生命里留下印记,这次野外实践无疑在我大一的学习生活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短短几天暑期实践中,也折射出我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与那些勤奋好学的同学相比,我的学习积极性依然有待提高,这段日子我也不断反省,为何对自己不能时刻严格要求,而放任自己在学习上的松懈。经过反省,我发觉我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明确的近期目标,且长远目标相对模糊,二是做事懒散,不能把握时间,就像鸡汤文中经常提到的,只是看着努力而已。下学年开始前,我要克服自身问题,端正学习态度,制定明确的短期计划,提高学习效率,珍惜当下时间,不负大学时光。
尽管暑期实践已经过去,但余韵悠长。我们在这段日子里学习到的辨析植物的知识与技巧,会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一直伴随着我们,还会应用到我们将来的学习中。日后,不管何时何地,我都将牢记并传承我们中药人不畏艰难、刻苦求真的精神,争取做到无愧师恩,不忘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