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

植物学野外实践总结

作者: 刘金凤    发布时间:2018/9/26 11:25:07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访问量:(0

B17中药资源与开发一班  刘金凤  174207071022

暑期的第一个课外学习实践圆满结束了,一场专业课的野外实践给炎热的七月晕染了一抹青翠的绿,给我们传统的室内教学添加了一剂清新剂。七号早晨,我们生命科学学院整个中药专业的学生,满心欢喜,提着行李,冒着酷热,乘着校车,历经四个小时到达了我们的实习基地——新乡辉县万仙山。

初到万仙山,我们被安排到了一个四面环山的农家宾馆里。宾馆周围群山环绕,高耸的山峰翠绿挺拔,山间云雾缭绕,好似山里的姑娘用洁白的纱巾遮住了娇羞的脸庞,真是美不胜收。

七号下午,卸甲整顿完毕的我们在王国霞老师和袁秀云老师的带领下,去往磨剑锋瀑布的方向学习。沿途中,袁老师耐心地向我们讲解各种植物的名称、科属、药用价值以及如何区别各种科属的特征。也许是初次实习,也许是对新式课堂的新奇和喜爱,我们的热情高涨似火,认真的聆听着老师的每一句讲解,生怕错过了哪些精华。小组之间也配合的极为默契,负责拍照的同学拍照,负责记笔记的同学认真记笔记,认真的精神绝不亚于课堂。在心底深深地佩服袁老师很强的的专业功底,走在山间小道上,一株株陌生的植物不时的向我们招手,经过袁老师这位“中间人”的介绍,我们也算彼此相知相认。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辨识药用植物,所以我们没有走大道,而是走的林间小道,在这里我们认识了虽然漂亮却有毒的博落回,顶着金黄大穗的金线蓼,背披银粉的银粉背厥等八十多种植物。终于走到了尽头,磨剑锋瀑布之水从高处激流直下,好像一条丝线悬挂山间。观景休息片刻之后,我们沿着原路返回,小组合作采集心仪的标本。

第二天我们跟随郑大的李梦老师去往黑龙潭瀑布方向实习。见到李梦老师的第一眼就感觉就是老师好年轻,好有活力呀,虽然年轻,但是老师给我们知识的讲解却别具一格,每个药用植物的价值都她可以以典故的形式让我们深深地记在心中。

第三天可能是上天都被我们认真学习的态度而感动的潸然泪下,灰蒙蒙的天空飘着细雨,纵使这样,也挡不住我们外出实践学习的决心,这一天郑大的李爱荣老师和我们的王老师冒着大雨带领我们去通天河方向学习,李老师是一个极为耐心的好老师,不仅用严谨的态度给我们讲解新的植物,而且带领我们巩固前两天学习的知识。

第四天我们随着范春丽老师沿着公路识别路边的药用植物,同时复习一周来我们所见到的植物,也有了很大的收获。

非常感谢我们的带队王老师和四位专业知识强硬的讲解教师。这是我的第一次实践活动,我也收获了好多。

第一就是对我这个专业的认知。我们是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既然是中药,就要有医者的严谨与仁心,既然是资源,就要合理正确的认知与保护,既然要开发,就要有正确的观念合理的开发。

第二是这个专业对严谨态度的要求是极为严苛的。药是为了治病救人,对药性精确掌握以及剂量的要求都是一丝都不可以含糊的。

第三是通过实习让我深刻领悟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仔仔细细的讲解了书本上的专业知识,通过这次野外实践学习,我们实地考察认知了植物的形态特征,科属类别,药用价值,为我们专业和实际应用有了很好的连接。

第四是学到了合作高效完成任务。在四天的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一起完成采集标本,每天一起给标本换纸,一起装订标本,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每一份令人满意的作品都是小组合作的结果。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对我们专业有了一个新的认知,我相信对于中药资源与开发这个专业我也会越来越喜爱。一方面,随着国家对中医药行业的大力扶持,我相信我们这个专业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调理养生。所以,我没有什么理由不去学好这个专业。既然有了野外实习的经验,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就把自己当做继承人,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为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