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

暑期实践心得

作者: 郭金玲    发布时间:2018/9/26 11:28:13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访问量:(0

B17中药资源与开发1班郭金玲  174207071011

药用植物学是今年学的第一门专业课,作为中药小白的我们仅从这一本书中学习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于是老师为了加强我们对这门课的学习,带我们进行了为期一星期的野外实习。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动员大会,这次会议老师的要求与介绍让我们对本次实习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从领工具到实习的资料准备,每一个细节都准备的仔细认真,期待着揭开野外实习的神秘面纱。本次的实习地点定在了新乡的万仙山,据说这有200余种常见的药用植物,能够满足我们本次实习的需求。同时我也在心里暗下目标,一定要多认植物将课本知识具体化。

201878号,我们的实习活动正式开始了。当我们中午乘车到达万仙山实习基地后,还来不及欣赏山里独特的风光就马上进入了学习状态——上山认植物。范老师带着我们从基地开始往黑龙潭方向迈进……第一天带给我的冲击是最大的,博落回的独特叶型、巨大的商陆给我的内心世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原来植物的世界如此的多姿多彩,草本、藤本、叶型变化、花型变化都冲击着我的世界,我沉醉在了这细雨朦胧的山间小路边。同时小组内的分工也十分明确,有的专门记录,有的采集植物,有的挂标签,大家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只为更好的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在这一路上我们走走停停,不想放过每一种药用植物。只要老师停下,大家就如饿虎扑食般围上前去,生怕错过一点点知识。在经历了几个小时的攀爬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黑龙潭的瀑布处,进行了短暂的休息后就踏上了返回之路。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小组的成员在返回的沿途就路边的植物自发的进行温习,回忆着老师的讲解。他们迅速的进入状态让我自愧不如,同时也激励着我向他们看齐。晚上回到基地,我们就白天采集的标本进行了压制。黄色的吸水纸压下的不仅仅是一株株植物,更是我们对于知识的渴望。与此同时我们总结了白天遇到的各种植物名称及科属,我还将白天所拍的植物图片与名称一一对应,分享给了小组成员。我们带着兴奋与激动的心情度过了美好的第一天。

接下来的几天分别有不同的讲解老师带领着我们认识植物,从植物的名称,形态,再到植物的药用部位,甚至他们背后的小故事,只为了让我们对这些植物有更深刻的了解。其中李梦老师的讲解最富有趣味,不仅讲解了国槐刺槐的区别,还讲了与其相关的槐的花可做槐米入药。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关于葛的中药小故事,让我把葛的形态及功能烂熟于心。她的讲解仿佛把你带入到了一个爱丽丝漫游仙境,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像梦一样奇幻,你甚至可以想象到那些场景在眼前出现的画面。在这几天的上山途中我们经历了崎岖泥泞小路的阻碍,经历了淅淅沥沥小雨的打湿,但我们却不觉得辛苦反而有种奇妙的探索感。晚上大家一起聚在二楼的天台辨认植物,遇到分辨不出的就询问老师,尤其是张耀广老师不仅教会我们怎样辨别植物,还教会我们运用中国植物图像库等专业的工具自主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使得我们在闲暇的时候也能独立的学习。每天晚上学习努力的时光的空气都是充满着甜蜜的味道,能让我们忘却一身的疲惫。随着看到的植物数量的增加,我们辨认这些植物也遇到了困难。都开着紫花,叶片都是卵形的杭子梢与胡枝子;叶片都是近心形的薯蓣与翼蓼;使我傻傻分不清楚。

这都让我们的辨认从最开始粗略的看整体形态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些简单基本的形态转变到了看更细微的叶脉、叶缘、花序,花型、分支、被着物、味道等。尝过碎米桠的苦涩,闻过藿香的香气。这一过程真真正正的让我体会到实践是如何把课本上的方块字变成一张张鲜活的图片。原本晦涩难懂的名词也变得面目可爱了起来。

老师们也不总是以严肃的面孔示人,在学习进程临近结束的时候带着我们游玩了郭亮村。沿路的“绝壁长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119米的绝壁上开凿的长1250米,宽5米,高4米的隧道竟是郭亮人用时5年人工开凿出的奇迹。学习也是如此:没有奇迹,只有累积。这次旅程也让我体会到了自然的壮丽景象,烟雾缭绕的大山,茂密翠绿的植被,清澈见底的溪流,在这里我们洗尽疲惫迎接最后的考核……

最后的总结总是令人惊讶,不知不觉中,我们在万仙山已经学习了170余种药用植物。有些是我们日日见到的,有些只曾见过一面。有的人一知半解,有的人却可以侃侃而谈。细数自己认识的植物没有这么多,深知学习之路任重而道远。在这几天中,最让我敬佩的还是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可以为了采集到的难以辨认的植物进行一下午的研究。这种认真的态度真是我们所缺乏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我们的野外实习的旅程就结束了。在这期间既有欢乐也有辛酸,更多的是经验与教训。首先,我学会了怎样辨别植物。每一种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因此他们的形态也是千变万化,因而我们要学会把握主要特征,先辨别到科,在辨别种类。其次,我学会了自主学习。不仅仅是只简单消化老师教授的知识,也能学会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区别辨认,甚至借助工具进行解答。平常在路边遇到的植物也会留心观察,将学习融入到生活中。这是我这次实习最大的收获,这次实习激发了我学习中药的兴趣,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第三,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标本的采集制作到学习辨别都离不开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大家一起分工合作,不偷懒,不计较得失,共同学习和进步,让我很有参与感和归属感。这种团结的精神让我很幸福。当然,这期间我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值得注意。最明显的就是同学们采集标本的时候没有选择性,不管能不能做标本都一律收入囊中,大有一种扫荡的感觉。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希望我们大家下次能多多注意这个问题。

在万仙山重重叠叠的绿荫下,一行人手拿枝剪,小铲穿梭其中。留下一行脚印,带走的是充满芬芳的知识。


最新评论